四川天府新区兴隆街道以北,有一座巧妙融入公园城市的微型景观花园,占地不大,但景观精致如何选择股票技巧,管护得当。小径两旁的花朵持续盛开,漫步其中让人心旷神怡。
一座洁白的2层办公楼座落其上,阳光下,绿草、白墙映衬得愈发干净、整洁。这样的环境之下,很难让人想象,这地下竟隐藏着一个专门“吃”垃圾的奇妙“工厂”。
从垃圾进站,到倾倒垃圾,再到垃圾变为“压缩饼干”被运走,所有流程都在地下完成……这是成都市第一批投入试运行的全地埋式垃圾压缩转运站,也是天府新区第一批建成的垃圾压缩转运站——兴隆环卫综合服务中心,传说中“会隐身的垃圾站”。
地下作业、地上景观
展开剩余78%以公园城市理念探索垃圾治理“更优解”
“所谓‘公园城市’,简单而言,核心是将城市建设成一个大公园,强调生态、生活与生产的和谐统一。”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公园城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往往是绕不开的话题。大家都知道这些设施的必要性,但基本态度大多是“我需要它,但不要放在我的小区旁边”。
那二者该如何权衡呢?天府新区从标准化中找到了“更优解”。
据了解,该区将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建设纳入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打造“地下作业、地上景观”的环卫综合服务模式。通过标准化建设与运营,实现垃圾处理与生态景观“浑然一体”,为公园城市环卫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样本。
在兴隆环卫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中,该项目将公园形态与公服设施有机融合,创新采用全地埋式设计,总处理规模为300吨/日,厂区隐藏于地下,占地面积小、储存容量大,设备结构紧凑,空间效能得到充分释放,同时巧妙利用地上空间打造公园绿地,增添生态底色,让垃圾转运站实现“从邻避到邻利”的华丽变身。
除了高颜值,兴隆垃圾转运站还有“高智商”。该转运站引入了国际领先的压缩、转运、除臭、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通过智能中控系统的“超级大脑”,可实现从卸料到分类压缩再到转运过程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工作人员拿着遥控器轻轻一按,就可以一站式“搞定”,既高效,又安全。
同时,为了给周边居民提供更整洁、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厂区全面采用全封闭结构,利用负压严控气体扩散,通过“化学洗涤+植物液洗涤+离子氧送风”三重气味处置工艺,确保废气无污染、无异味达标排放;增设减震、隔音管控措施,消除设备噪音污染,实现噪声、废气双层封锁,有效避免垃圾处理、转运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升公园城市的功能与品质。
看不到厂房、闻不到异味、听不到噪音……如今,该项目已成为体验公园城市魅力、感受社区美好生活的标准化示范场景之一。“这里管理得很好,不说根本不知道是垃圾中转站。我们经常到公园里来玩,基本没闻到过垃圾异味……”周边市民纷纷为这座暗藏玄机的“地下垃圾处理工厂”点赞。
行业首创、全国首批
3项标准引领城市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背后,得益于“看不见”的标准支撑。据了解,兴隆环卫综合服务中心将标准化理念贯穿城市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链条,从转运站建设、环卫中心运行管理、垃圾转运作业三大方面制定了标准。
其中,《地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规范》规定了转运站建设过程中的选址、布局、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内容。《地埋式环卫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管理规范》规定了环卫中心在工艺运行、维护保养、安全运行、环境保护和监督评价等方面内容。《生活垃圾转运作业技术规范》规定了转运作业过程中装厢、出车检查、计量、运输、交接、卸车、车辆消毒等方面内容。“这是行业首创、全国首批围绕地埋式环卫站编写的标准。”据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建设、管理到运行的全过程实现“有标可依”,初步搭建起城市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以标准化助推环卫作业规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据了解,凭借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运行,该项目荣获成都市2022年度“环卫管理创新奖”,为超大城市垃圾治理提供了“天府方案”。
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标准先行,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共建共享”的环境治理新格局,推动实现生活垃圾转运全覆盖、全处置、零排放目标如何选择股票技巧,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公园城市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来源: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
发布于:四川省创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